周六没事千万别去这里!
更新时间:2025-03-12 09:00 浏览量:10
本周六陕西第十一届问题车展在长安南路广电大剧院举行。历年来问题车展帮助用户退车三百余台,解决大小问题近万件,挽回经济损失五千余万元。除此之外众多车主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将得以解决……
西安的雷先生购买雷克萨斯出了问题,报名参加问题车展找到组委会。组委会仅用两天时间就帮车主退掉这辆雷克萨斯,挽回了损失。
雷先生是丰田的老用户,之前的七辆车都是丰田的产品。前段时间要换车了,雷先生依然相信丰田,准备换一辆丰田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车型选的是RX350H混动。
可是,这次的购车过程让他感觉很气愤。第一辆车,因为在验车的时候发现车门胶条脱落,雷先生要求店方更换,而店方却表示只此一辆没有别的车了。
雷先生:“那购车款给我优惠一点吧。”
雷克萨斯销售:“……”
(漫长等待过后)
乐克萨斯销售:“哎呀!我们好像还有一辆车。”
在雷先生无奈地提出第二个解决方案之后,销售人员又表示店里有车了。
一会儿有车,一会儿没车。前后的反差让雷先生的心中埋下了怀疑的种子。果然在第二辆车交付前,最后一次验车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
当雷先生打开机油灌注口盖子的时候,发现盖子内部有白色的乳化物出现。警觉的雷先生第一反应是机油出现了乳化现象。
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销售人员后,得到雷克萨斯方面的回复是车辆没有问题,是正常的。店方还表示因为车辆没问题,所以既不会给雷先生换车,也不会给雷先生退车。也就是说这辆车消费者想要也得要,不想要也得要。于是雷先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把问题反馈给了陕西第十一届3·15问题车展。
扫码即可反馈车辆问题
记者介入后,雷克萨斯方面对于车辆出现的这种现象,依然表示是正常的。并且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这样的回复让人疑窦丛生。首先,一辆未经销售的新车启动的次数能有多少次?用“持续低速”来解释出现乳化物的原因是否恰当?其次,“低温”。春节过后西安的平均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上,多低的温度能被雷克萨斯称为低温呢?而且,面对记者提出的疑问不做正面回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地说车辆开不到五公里,是在回避什么呢?
而对于机油是否乳化雷克萨斯的判断依据是看机油液位是否上升,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标准的检测方法。暂且不说确定问题的方法是否过于简单或者武断。单说什么是机油乳化?什么又是机油增多?这两个问题是否混淆了?
曾经本田的CRV就出现过汽油进到机油中导致机油增多的情况,而当时机油并未出现乳化现象。
何况车辆还未销售,里程数有限,即便有机油增多的情况,又是否能够超过刻度线呢?面对如此解释记者提出了消费者为什么要承担不必要风险的问题。雷克萨斯的回复是……
“特性”?消费者购车之前有没有告诉车主雷克萨斯有这个特性?有没有告诉消费者这款车要定期多跑跑让车热起来?发现了问题之后说“特性”是不是有点晚了?而更加精彩的回复还在后面……
“一车一况”这个词通常会出现在二手车的交易中。因为驾驶人员驾驶习惯、保养频率、车辆使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二手车会出现一车一况的现象。
而未售出的新车雷克萨斯都敢用“一车一况”来形容。那么工匠精神呢?生产标准呢?是不是意味着每一位车主拿到的车都是不一样的?丰田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走的是高端私人定制路线了吗?
显然不是!要知道,车辆是按照同一标准进行量产的工业品,生产流程和标准都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仅凭 “一车一况” 来解释如此明显的异常,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经过315问题车展组委会的介入,最终雷克萨斯同意退车。雷先生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由此也产生了一些疑问,雷克萨斯说产生的白色乳状物在发动机持续做功后会“消失”。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常识?凭空消失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么白色乳状物去哪了呢?是否会影响机油的润滑呢?是否会给发动机的寿命造成影响呢?
无独有偶,车主冯先生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正委托3·15问题车展组委会进行处理。您的车有没有相似或者其他困扰您的问题呢?如果需要帮忙欢迎拨打热线18966900089(微信同号)或者扫码下方二维码来和3·15问题车展组委会取得联系,我们给您提供免费的帮助。
扫码即可反馈车辆问题
沙尘暴预警!今起影响西安
微信又有新功能,这次是朋友圈
“强制18点20下班”,冲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