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提升!复排版京剧《燕翼堂》完成首次大彩排
更新时间:2025-05-14 15:25 浏览量: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郑珂 王昕珂
开年举行的2025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到,强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做好京剧《燕翼堂》的打磨提升。
这部戏自2021年推出以来,已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奖项,可谓载誉无数,“起点”颇高。下一步打磨的方向在哪?如何提升?
摄影 董洁
5月12日晚,山东省京剧院内,复排版《燕翼堂》首次在舞台上完整呈现,所有演员及工作人员用一次成功的大彩排给出了答案。
复排后首次彩排
整部戏全环节的一次大检验
《燕翼堂》根据沂蒙老区红色革命家族“燕翼堂”的事迹改编,讲述了“燕翼堂”第十五代掌门人、刘氏家族族长刘合浦在早期革命工作者刘晓浦、刘一梦等家族成员影响下,由奉行“明哲保身,中立求存”到逐渐认识到“无国便无家、国宁家才安”,毅然毁家纾难、觉醒反抗、投身革命的动人故事。
当晚9时许,整场戏在“炸毁”的燕翼堂废墟中谢幕,所有演员站在台上不曾离开,静静等待导演周龙对演出的总结。演员的哪个动作还能表现得更好,音乐、灯光等哪一处配合得还能更融洽……周龙近乎严苛的“精雕细琢”,正是对艺术敬畏的写照,对每一处细节进行追问,为的是让复排版《燕翼堂》 以更深刻的人性表达、更精湛的艺术呈现,叩击观众心灵。
“这次彩排算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是表演、音乐、多媒体、舞美、灯光、舞台调度等多部门调整后第一次完整呈现,我们也检验一下整体的效果如何,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磨合、提升。”周龙表示,此次复排将为到来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积蓄力量。
精品再焕新
一次整体的打磨提升
京剧《燕翼堂》复排后的版本,主创团队将重心放在“人性”的深度开掘上,重点对人物进行塑造,刻画情感。
在表演中,从刘增韵就义时一个眼神的悲怆,到刘合浦毁掉燕翼堂时颤抖的身段,处处可见人物血肉之躯的挣扎与升华。
山东省京剧院院长刘建杰在戏中饰演刘合浦,他坦言,舞台容不得一点瑕疵,必须用心用情去表演。现代戏对角色的塑造十分重要,每一次演绎后刘建杰都“夜不能寐”,角色的精神重压与情感爆发,让他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
这种对人性的凝视,延伸至舞台的每个细节。剧本逐字推敲,强化人物情感逻辑;作曲调整为京剧乐队、交响乐队,以交响乐烘托悲壮氛围;多媒体投影技术则让舞台呈现更有沉浸感……
正如饰演刘高氏的演员吴雪靖所言,“在此次复排中,(编剧之一)王宏老师在演员的念白、人物塑造等方面再次给我们讲解,唱腔、音乐方面陈建忠和金亮老师一直在现场指导,周导对角色、舞台感觉进行细致分析,让我们对人物的理解有了升级的认识。”
通过此次复排,饰演刘增韵的演员刘栋也感觉自己有了进步。“作曲老师在唱腔上做了一些改动,人物表现得更加细腻,感情表达上更准确。”
十年磨一戏
打造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
《燕翼堂》的复排,不仅是艺术层面的攀登,更让红色精神在剧院的土壤中扎根更深。山东省京剧院始终将革命题材创作视为使命。《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沙家浜》以及《智取威虎山》等大戏的成功,让刘建杰深知,精品的诞生,需要拿出“十年磨一戏”的精神不断打磨。
“《燕翼堂》从推出后,演出一直不曾间断,今年年初,剧院开始酝酿复排事宜,从开始部署到彩排重新立上舞台,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刘建杰表示,此次复排,是从演出的各个细节进行打磨整体提升。“接下来,我们还想把这部戏打造得更加熟练,想把它打造成一个能够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我们将奔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复排前,《燕翼堂》刚刚在福建莆田莆仙大剧院精彩上演。有专家现场看完点评:《燕翼堂》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提高文艺原创力,大胆探索红色题材京剧的表现手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结合,增强了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一部精品剧目的复排,绝非对过往创作的简单复刻,而是一次对艺术生命力的深度挖掘与重塑。只有守正创新,赋予剧目时代性,打磨提炼,以真情涤荡心灵,才能让作品“高山起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