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世纪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阎肃创作歌剧《江姐》,刘亚楼看后大为烦恼:不改词就不让你走

更新时间:2025-10-26 03:56  浏览量:3

1964年10月20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灯火通明。台下坐着许多军装观众,空军司令刘亚楼在第一排,他的目光一直盯着舞台。帷幕拉开,合唱声起,《江姐》第一次公演正式亮相。几个月前,台下这位司令却差点把作者阎肃“扣”在家里,只为几句唱词。

演出结束,掌声像海浪一样涌来。鲜花抛向舞台,阎肃站在幕后,额头全是汗。旁人调侃:“老阎,你那几天在刘司令家写词的日子,值了吧?”阎肃憨笑不语,脑中闪过一年多来的奔波与争论,一切像连续镜头拼接成片。

时间往回拨到1963年冬。空政文工团刚结束赴北疆慰问,刘亚楼把阎肃叫到办公室:“光写空军不够,有个烈士的经历,你去挖一挖。”说完,他递来一摞资料,最上面四个字——江竹筠。阎肃翻了几页就被吸住,眉头紧锁又慢慢舒展开,那一刻,他决定用剧本还原这位烈士短暂而炽热的29年。

为了写清江竹筠的来路,1963年腊月,阎肃跑到自贡。老茶馆的竹椅嘎吱作响,年过六旬的江母低声讲女儿童工岁月:“她那时才十来岁,手指都磨破。”一旁邻居补一句:“娃儿下班还借煤油灯识字。”碎片式回忆逐渐拼出画面:饿殍满街、女童工汗湿衣襟、夜半灯火下的旧课本。

1940年代的重庆更动荡。江竹筠在重庆勤俭女子中学读书,接触革命书籍,秘密传递情报。1944年,她考入四川大学,学生运动越闹越大,警笛声经常划破夜空。她与彭咏梧扮作夫妻,从地摊上买来旧婚戒做掩护。一次躲避搜捕时,彭咏梧轻声说:“装得像点,不然露馅。”江竹筠笑回:“怕啥子,天黑看不清。”调侃几句,枪声却在不远处炸响,浪漫与生死不过一步之隔。

1947年秋,川东游击区战火紧急,彭咏梧中弹牺牲。江竹筠把泪水咽下,仍在《挺进报》上写下“誓与山城共存亡”。1600份油印小报破封锁线而出,国民党布告高悬,悬赏捉拿。1948年6月14日,她在渣滓洞被捕。老虎凳、竹签、电刑轮番上阵,她咬破嘴唇也未吐一字。监牢里,江竹筠把白衬衣撕成布条,教女狱友绣五角星。“红旗,该是这个位置吧?”手腕被锁,她仍比划得有板有眼。

“含着热泪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说不出是悲还是喜。”阎肃原本把这句写进歌里。1964年春天,他把定稿送到刘亚楼家。刘亚楼读到这里,眉梢一挑:“悲喜不分?新中国要成立了,烈士只会喜极而泣。”阎肃试辩解,刘亚楼挥手:“不改,你别走。”门一关,桌上只剩一盏灯和一把旧铅笔。

那三天,阎肃几乎没合眼,翻遍访问记录,忽然想到江竹筠狱中给难友背诵《新华日报》社论时的神情,灵感顿时涌现,便把唱词改成“含着热泪绣红旗,心中却是万丈喜”。刘亚楼看后点头:“这才是钢铁般的乐观。”

歌词风波刚平,又冒出新难题。剧本里反派甫志高劝降江姐的段落写得字数颇多,阴冷绝望。刘亚楼担心舞台气氛压过主线:“甫志高丑恶面目要写,但不能让观众情绪陷进泥潭。”阎肃却觉得删减会削弱冲突。两人争论了半晌,都红了脸。刘亚楼索性拍桌:“再抠一晚,把阴暗留三分就好。”阎肃没再顶嘴,夜里删了七行,补了两句江姐的铿锵回答。第二天清晨,刘亚楼读完新稿,把稿纸叠整齐递还:“这下既见阴霾,也见光亮。”

剧本定稿后,排练依旧激烈。舞蹈演员背着绑腿缠砂袋,合唱团练到嗓子嘶哑。排练场里,一位扮演江姐的青年演员常常一句台词喊完就哭。指导员提醒她:“哭可以,但气息不能乱。”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让每个人都把情感敲进了节拍里。

1964年10月20日首演成功,《江姐》的剧照很快贴满军营、工厂、院校。两个多月后,连西南边陲前线的战士也凑着煤油灯听转录节目。有人说,再冷的夜,看着江姐高唱《红梅赞》,心里就亮堂。刘亚楼收到前线来信,只简单写了八个字:“唱词好,士气更高。”他把信交给阎肃,两人相视一笑,没有多话。

场馆介绍
世纪剧院始建于1985年,1990年5月4日正式开放。剧院建筑风格独特,造型优美,融合了传统建筑美学和现代美学思想,是北京建筑史上又一个杰作。世纪剧院是具有先进水平的高档剧院。剧院以上演大型歌剧、话剧、芭蕾舞剧...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朝阳区亮马桥路40号近好运街
运通107、402、413、418、419、420、503、621、659、677区间、6
世纪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