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表象下的残酷:在传统日企职场潜规则之下,新人们的难言之隐
更新时间:2025-10-23 12:57 浏览量:2
日本人初给人的印象含蓄内敛、谦和有礼,然而想要真正融入日本社会还是有些难度。有些独特的文化和规则不仅外国人看起来很奇怪,连日本人自己都受不了。
今天我们汇总日本综艺曾经报道过的,一些令日本人自己都吐槽的校规、社规、团规,让大家了解日本社会的另一面。
我们先从求学阶段聊起。以日本宝冢音乐学校为例,它是以培养宝冢歌剧团团员为目的而成立的专门学校。
宝冢歌剧团坚信“演员必须经过宝冢音乐学校培育,才有资格进入剧团”,这也直接促成宝冢音乐学校的高竞争率,也曾获得“东之东大、西之宝冢”的美誉。
而前几年宝冢音乐学校由于大幅度调整校风、废除传统的一对一指导,一度引发日本全民关注。
关于“一对一指导”,并非师生间的一对一指导课程,而是宝冢音乐学校建立在学姐与学妹之间的一种“纪律”。
对此,宝冢歌剧团的前团员彩羽真矢和东小雪,回忆起学校中所谓的“传统指导”时,都表达出了难以忍受的情愫。
彩羽真矢直言:“当时老是反复问自己,为什么必须要接受这种指导?”
东小雪表示:“在校时不断说服自己,现在一切的忍耐都是为了今后站上舞台”。
那么,被二位吐槽的“传统指导”究竟有多可怕?节目组进行了深入调查。
宝冢音乐学校采取2学年制,2年次学姐被称为本科生,1年次学妹被称为预科生。无特殊情况的话,本科生与预科生人数相等。
因此,学姐与学妹正好能凑成一对一指导,不过这种“指导”让许多学妹难以忍受。我们来看看其中几条:
① 如果学姐没带伞时,学妹们哪怕带了伞也要一起淋雨回家。
② 学妹如果先进澡堂洗澡,之后必须要将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③ 在天桥上走时,上游要留给学姐走,学妹只能走下游。
④ 看到电车经过必须要鞠躬,因为学姐可能在车上。
⑤ 远处看到学姐,要大声打招呼。
⑥ 学妹在学姐面前,只能摆出“预科颜”。
“预科颜”是什么解释起来比较复杂,直接给大家上图:
⑦ 学妹回答学姐时,原则上只说“是”或“不是”。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已经惊到说不出话。当然,以上内容也仅是该校个例,并不代表日本大学校园生活氛围。
对此学校坦言,当初建立这些“传统指导”,只是为了培养舞台精神和团体精神,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讲确实不太妥当,所以也决定废除这个传统。
在职得君看来,这种指导等同于让学妹完全服从并服务于学姐,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平等,培养团体精神或许会难上加难。因此这种传统最近也被狠批为“变相霸凌”。
宝冢音乐学校的“传统指导”引起热议后,日本网友们也纷纷聊起自己碰过的各种奇葩校规、社规、团规。
为此,日本电视台晨间节目“スッキリ”特意收集了路人们曾在学校或职场遭遇过的各种奇葩规矩。
首先是这位小哥,聊到了他在大学参加棒球社的时候的经历。
“社团规定,队员们不能跨年级说话。”
“就算是3年级要训斥1年级,也要先骂2年级,再由2年级去骂1年级,这个顺序不能乱”
“据说这么做,是要强调学长学弟、年功序列制的重要。”
不仅是棒球社,管乐社也有奇葩规矩。
“高中的管乐社规定,3年内都不能喝苏打水,节假日和没有社团活动的时候也不行。”
理由也很硬核:“是希望借由社员们共同遵守一个规矩,提高演奏技术与团队向心力。”
严格的奇葩校规当然也有很多。节目组采访到一对母女,母亲说:“我女儿的初中规定,发圈不能太显眼,只能是深蓝、茶色、黑色。”
“学校不希望让别人认为本校学生都不专心念书,想要塑造正经的形象。”
以上是一些学生对于学校不良风气的一些吐槽。你以为毕业了以后就会好一些?日本上班族对公司的奇葩规矩的抱怨其实更多。
一位上班族就表示:“我们公司,酒会要求男女必须交叉座。但老实说,我觉得这对于加深内部异性交流,完全没有好处。”
珠宝专柜柜姐被要求的规矩也很多。“公司规定不准摆出严肃的表情,也不能完全向下看。”
“就连通勤上班的服装,也不能太土。”
还有空姐的职场规矩也很麻烦。“我们新人必须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为了给人一种我很努力的感觉。”
“公司还有潜规则,只要前辈还在,我们新人就不能先下班,即便你没有事了。”
日本是单一民族,所以大家在想法上都保持着很和谐的一致性,一旦出现“不合群”的少数派,就会异常显眼。这种社会状况很容易产生一些“不那么合理、但多数同意即真理”的潜规则,使得人们敢怒不敢言。
但还是那句老话,每个国家都有它与众不同的文化,抱着尊重的心态的同时,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好在日本社会正在求变,越来越多的人们也敢于“不”,未来一些不良的潜规则有望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