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世纪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大武汉系列之115:武汉电池厂

更新时间:2025-09-04 06:30  浏览量:4

【编者按】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上海和武汉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武汉之所以赢得“大武汉”之美誉,是因为武汉市曾经举足轻重的工业。工业遗产对武汉市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是武汉市的代表作,工业成就了“大武汉”的金字招牌。然而,随着城市更新的快速推进,一处处经典的工业建筑被拆除,一座座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厂房被夷平,武汉市的大工业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历史正在离我们远去,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记忆正在离我们远去。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记得“大武汉”曾经如此辉煌的历史吗?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到哪里去找寻历史上的“大武汉”的踪迹?

——周国献

武汉电池厂产品商标(来源:《中国企业登记年鉴·武汉专辑》)

武汉电池厂位于汉口循礼门,其前身是普同工业社。

据《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记载,武汉在1925年开始有电池生产。1925年,许致和在汉口开办大明电池厂,生产太阳牌电池。后来陆续出现了三星、神明、新月光、普同等电池厂(社),但生产规模不大,均手工生产。

武汉电池厂生产的电池(来源:《中国企业登记年鉴·武汉专辑》)

普同工业社汉口大公牌电池制造厂是建国前武汉电池行业中略具规模的工厂,创始人是湖南醴陵人陈云涯。1934年从上海迁到汉口汉正街生产,日产量达5000只左右。

武汉电池厂老照片(来源:《武汉通览》,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

1955年7月,私营普同工业社率先实行公私合营,更名为公私合营武汉电池厂。1956年初,金星、黄河、等13家私营厂合并到武汉电池厂,1958年至1961年,2个国营厂(光明、国际)并入,至此市属电池行业只有武汉电池厂一家。

武汉电池厂改成大润发超市(周国献2019年1月拍摄)

1961年,武汉电池厂迁至江汉路循礼门原宇宙烟厂集中生产,厂房面积扩大了7倍,1961年产量达到3000万只,但生产方式仍多为手工操作。

1966年,武汉电池厂由公私合营企业改为国营企业。

武汉电池厂改成大润发超市(右)和蓝天歌剧院(左,已废弃)(周国献2018年2月拍摄)

1972年,该厂自行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套密闭拌粉装置,获省科技三等奖;1975年,进行生产流水线的改造,70年代末全部实现整体锌筒工艺和聚氯乙烯热塑管包装。

武汉电池厂改成大润发超市(远)和蓝天歌剧院(近,已废弃)(周国献2018年2月拍摄)

1985年,武汉电池厂拥有各种设备400余台(套),4条生产流水线,年产量达到12283万只。1985年,全市(含长江电源厂)电池生产量在全国位列第三,仅次于广州和上海。

已废弃的蓝天歌剧院京汉大道店(周国献2018年2月拍摄)

大公牌R20(1号)干电池是武汉电池厂的传统名牌产品,从20世纪30年代普同工业社开始生产,1956年在全国日用工业品展览会电池产品评比中获第二名,1981年在全省电池质量综合评比中获第一名,1982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武汉电池厂改成蓝天歌剧院(周国献2018年2月拍摄)

据《江汉区志》(武汉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记载,2000年,因环保原因,武汉电池厂主体迁至内环线外,原址只留下1条生产线,并通过改制组建了新的有限责任公司。

同年,投资500万美元引进韩国碱性电池生产线,逐步将产品更新换代为碱性电池。2000年,该厂年生产普通电池3亿节,大部分出口中东、非洲。

后来,武汉电池厂厂房改为大润发超市和蓝天歌剧院(京汉大道店)等。

2018年2月作者前往拍摄时,蓝天歌剧院(京汉大道店)已停业多年,大楼空置。

2018年下半年,为迎接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将废弃多年的蓝天歌剧院(京汉大道店)外立面整饬一新。

已废弃的蓝天歌剧院京汉大道店(周国献2019年1月拍摄)

.

.

(说明:此贴为重新整理发布,2019年1月25日原贴手机端已不可见。)

.

武汉的近代工业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一批十分珍贵的工业遗址。“这些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是城市无法磨灭的基因,必须得到保护与传承。”(《武汉近代工业史》(上下卷))

武汉市的工业遗产保护状况是中国诸多工业城市的一个缩影。正如以色列摄影家纳达瓦·坎德(Nadav Kander)在接受关于他的长江摄影专题的专访时所说:“在经历一段拍摄后,我逐渐感受到这个国家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惑,当它以惊人的速度飞跃时,也在不断毁坏着自己的根基。”城市急切地想要发展,却忽视了历史传承,忽视了城市的个性,迷失了自我。

在城市急速发展的关口,为一个城市的工业遗产留存影像记录迫在眉睫。我从2008年开始关注并拍摄武汉工业遗产保护题材,2014年定下摄影专题的题目《大武汉》,并开始有计划地重点拍摄武汉工业遗产,共拍摄了涵盖清末、民初和解放初期的三百多处武汉市老工业旧址。项目初期,以宽幅接片方式拍摄老工业旧址废墟为主,通过比较一致的摄影语言去呈现这些城市发展中的疤痕和印记,强化“大武汉”的悲壮感;后来扩展到事无巨细对武汉市和湖北省各地市现有工业遗产的抢救性记录。

失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现存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仍然任重道远。作者希望通过拍摄和发布“大武汉系列”,引发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武汉工业遗产保护的关注和行动。回望过去,让我们看清来时的路。我无力阻挡城市改造的步伐,但我至少可以用我的镜头记录下这一切,为日后寻回失去的城市影像和情感记忆提供参照。

——周国献

.

特别声明:

1.本头条号“黑镜头”发布的图片,除非特别注明,均为周国献原创作品,转载请勿声明原创,并请注明出处及保留作者姓名,否则视为侵权。

2.“大武汉系列”中偶尔会在各种志书等资料中翻拍部分老照片,因原刊载老照片的书籍大多没有注明照片作者,在头条文章里只能注明图片来源是哪一本书籍,无法为原作者署名,敬请谅解!若有异议,请随时通过留言等途径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

1.安装今日头条App(已安装的请忽略);

2.打开今日头条App,或者通过分享的“黑镜头”头条文章进入今日头条App。

然后,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关注“黑镜头”头条号:

(2)方法二:在今日头条首页搜索栏键入“黑镜头”,点搜索按钮,再点菜单栏中的“用户”选项,找到“黑镜头”头条号用户(昵称存在同名情况),认准如下“黑镜头”LOGO,再点关注。

谢谢大家!

.

场馆介绍
世纪剧院始建于1985年,1990年5月4日正式开放。剧院建筑风格独特,造型优美,融合了传统建筑美学和现代美学思想,是北京建筑史上又一个杰作。世纪剧院是具有先进水平的高档剧院。剧院以上演大型歌剧、话剧、芭蕾舞剧...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朝阳区亮马桥路40号近好运街
运通107、402、413、418、419、420、503、621、659、677区间、6
世纪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