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世纪剧院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原著作者亲自操刀改编的《茶馆》,让人看见了时代变化下的小人物

更新时间:2025-07-23 04:01  浏览量: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哦耶

编辑丨佚名

现在中国的文化产业尤为蓬勃,但是有些原著的IP明明粉丝量那么大,改编之后却会被人吐槽魔改。

以至于很多网友都在呼吁,要是真想改编作品,还是得让原著作者操刀,这样才能保留故事内核。

而1982年谢天执导的《茶馆》就深谙这个道理,老舍都出山为这部电影当起了编剧。

该片浓缩了故事的精华,艺术成就甚至不输于话剧,但同时又巧妙的利用电影手法,让整部影片显得更加的真实。

一个小小的茶馆里,让观众看到了时代变迁下人的命运有多么的飘摇和无助。

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因为家境贫穷,父亲已经养不起她了,只能被卖给一个老太监。

小姑娘舍不得父亲,紧紧的拥着父亲,不想离开他,而父亲内心也充满了无奈,直骂自己。

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他无法改变这样的现状,只能把女儿送了出去,女孩没办法,也只能接受这个命运。

可在真正看见那个老太监的样子的时候,女孩还是崩溃了,因为那个太监不仅老,而且脸上还生了疮,看起来一副猥琐的模样。

太监模样太吓人了,女孩见了直接就晕了,父亲很担心她。

可老太监第一反应就是不想让自己的钱打了水漂,直接表示自己得要个活的老婆,可不想要个死了的女孩。

促成这桩生意的中间人见状也有些急了,连忙喝了一口水,朝女孩脸上一喷,女孩这才悠悠转醒。

而这样的悲剧在这个茶馆其实并不是多么特殊,因为那时正值清末,真正是人不如狗的时期。

女孩被卖给老太监,甚至都不是最惨的,有些更加没良心的父母,为了多几两银子,甚至会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卖到青楼里去。

那些女孩的人生可想而知有多么的灰暗,更让人心酸的是,有母亲拉着自己的女儿来茶馆,想要把她卖出去,都很难找到人。

即便母亲降低了价格,也没人回应,茶馆里的小二担心他们再继续这样会影响生意,便想把这对母子赶出去。

有个好心人看不下去了,让小二送了两碗面给这对母女,这才帮她们度过了这一劫。

这个茶馆有着富贵人,也有着那些穷苦人家,有想要实业报国的实干家,也有着像老太监这样的守旧派,亦有着提着鸟笼的旗人。

表面上看起来,老太监好像挺有地位,但这不过是最后的回光返照,因为很快这个时代就结束了。

这部影片的演员阵容,那是相当的豪华,几乎都是出自人艺话剧舞台的人才,舞台功底极为深厚。

几个小小的配角在出场的时候。都能够快速的把人物给立住,比如饰演八旗子弟的那个老演员,在细节处理上就非常的讲究。

不管是眼神、步态还是语气都展现了那个角色在那个时代的鲜活感。

但同时也因为这些演员都是话剧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也更加贴合于话剧舞台,今天的观众再去看也会觉得这样的表演有些刻意。

乱象

茶馆的老板王利发在民国到来之后,也想要保住自己的生意,就通过悬挂各种国旗的方式,想要淡化自己茶馆。

同时,他还在茶馆里置办了一些新物件,比如留声机,就是想要多多揽客,这也是他迎合新时代的一种做法。

但是他的这种做法却引来了店里老员工的不满,在老员工看来,老板有事搞这些花活,还不如给他涨涨工资。

看到员工不满了,老板也只能说好话,说钱赚多了,自然就会给他们涨工资。

在民国时期的茶馆依旧是一个上演众生戏的舞台,之前那个卖女孩给老太监的中间人又出现在了茶馆。

不同的是,以前的他留着一头长辫子,现在的他把辫子给剪了,但干的活还是一样。

有两个男人找到了他想让他帮忙搞个姑娘过来,他自然不愿意放过这次机会,却不想中途却遇到了官差。

官差发现这两人原来是逃兵,就想敲一笔,形势比人强,这两个逃兵虽然不满,也只能坐下来和官差谈。

可在双方开始拉扯的时候,军阀却意外上了门,两个官差发现这是个好时机,一番威逼利诱,让那两个逃兵掏了大洋。

官差拿钱也是真办事,没把他俩是逃兵的事告诉军阀,反而把那个中间人说成是逃兵,交给了军阀。

中间人虽然想要否认,但是无济于事,最终还是被军阀抓在了手里,直接当街砍了头,就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这让茶馆老板其实也心有余悸,但他再害怕,生意还是要做,日子也是要过的。

茶馆生意不见起色,他便想着把房子租给大学生换点银钱,可不曾想这又让两个官差找到了敲诈的路子。

非逼着老板花钱了事,结果茶馆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差。

这部影片原著的内核就比较深厚,为了不改变核心意识,他们在拍摄的时候保留了大量原著中的台词。

同时,也一直想要通过一些实在的镜头语言,展示时代变迁中普通人身不由己的困境。

这作为一部群像电影,每个演员都展现出了人物独有的特性。

悲歌

眼看茶馆生意越来越差,老板也想要找个方式改进,但是他一把年纪了,实在也没什么法子。

恰好这时,此前那个死去中间人的儿子,突然给他这个茶馆送来了一个女招待,他本来还以为对方是好意。

不曾想这个人是想帮别人霸占他这个小茶馆,他内心悲愤不已,但又实在是无能为力。

他想守着自己的茶馆,但他也不能拖累家里人,只能让儿媳赶紧带着孙女离开。

年老体衰的他又再次遇见,年轻时在他的茶馆里声称自己要实业救国的那个人。

可如今的他看起来格外的落魄,此人确实是办了工厂,想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可没想到后来军阀来了,又把他的工厂强势给收了回去,让他落了个一无所有的下场。

之前那个因为可怜那对母女,让小二帮忙送面的那个男人,也因为早年得罪了官差,变得一无所有。

这三个老人悲从中来,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一生有什么意义,明明他们都想要坚守内心,也没有伤害过他人,却没有一个能有个好的结局。

这部影片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确实是话剧表演痕迹太重了,而且也有些模板化,三幕剧的结构让整个故事显得格外的规范。

即便有着一些茶馆内外场景的转变,但对于习惯于生活化演技的现代人而言。

这样的表演模式看起来代入感不够强,当然这不能否认这部影片的艺术性。

片中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细节,比如一位旗人老爷对鸟笼的执着和对其人规矩的坚守,就展现了那个时代人所特有的性格。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场馆介绍
世纪剧院始建于1985年,1990年5月4日正式开放。剧院建筑风格独特,造型优美,融合了传统建筑美学和现代美学思想,是北京建筑史上又一个杰作。世纪剧院是具有先进水平的高档剧院。剧院以上演大型歌剧、话剧、芭蕾舞剧...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朝阳区亮马桥路40号近好运街
运通107、402、413、418、419、420、503、621、659、677区间、6
世纪剧院